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12月16日在中衛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中衛市市長 馬洪海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寶貴意見。
一、2022年工作回顧
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舉世矚目的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發出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偉大號召。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作出“12345”的重大部署,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的奮斗目標。市委五屆四次全會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中衛市工作落實體系,激勵全市上下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中衛篇章。
即將過去的2022年,是中衛發展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極為不易的一年。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擴大投資激活消費,不斷加強生態保護治理,盡心竭力增進民生福祉,全力促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較好完成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0億元,增長7%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億元,增長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3億元,同口徑增長5%。主要經濟指標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力保企業運行,精準打好“1+7+1+N”政策“組合拳”,退稅減稅降費26.1億元、減緩社保費3.4億元,清欠民營企業賬款1788萬元,穩住了市場預期、穩定了企業生產。持續抓有效投資,523個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完成投資301億元??偼顿Y152.5億元的3GW沙漠光伏基地、投資7億元的海原縣西安供水水源工程、投資13億元的沙坡頭區香山興仁片區生態修復供水工程等項目開工建設。協鑫科技5GW顆粒硅N型單晶等14個項目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皟纱笕蝿铡睂崿F新突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320億元,增長41.6%;上爭項目資金200億元,增長24.1%。通過全國競爭性評審爭取到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等示范項目。著力促消費回暖,發放消費券7300萬元,帶動消費20億元。網絡零售總額60億元,增長10%。全市社會物流總額增長21%。中衛市獲批全國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試點。
——疫情防控科學精準。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三個堅定不移”,落實落細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條優化措施和“新十條”要求,眾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對下半年多輪突發疫情,堅持核酸檢測打頭陣、流調溯源判形勢、快速轉運嚴隔離、挖根追陽“三清零”、政府主導抓保供、保障民生促穩定,累計投入防疫資金9億元,用20天時間建成10645間隔離板房,改建啟用方艙醫院、改造57個集中隔離點,創新建立“1+N”群眾訴求排憂解難機制,寧夏歷史上最大的“9·20”疫情用10天時間出現拐點,15天實現社會面清零,1個月取得決定性勝利,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聚集性殲滅戰,奪取全市抗疫斗爭重大成果。挖根追陽“三清零”、“1+N”機制得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充分肯定,并在區內外推廣。
——產業轉型步伐加快。聚焦“六新六特六優”產業,持續用力強創新、抓產業、促轉型,以生產端優化提升帶動經濟企穩回升。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瑞泰尼龍66、朗利硫化黑等12個項目建成投運,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150億元。新能源裝機總量突破1000萬千瓦。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65.4%和21.6%。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6家。全社會能源消費量、單位GDP能耗分別下降5%和4.5%,降幅位居全區第一。中寧縣入選中國產業創新轉型升級典型城市案例。特色農業高質高效,集中要素育龍頭、建基地、創品牌,枸杞、牛奶、肉牛(羊)、果蔬四個百億級產業鏈全面推進。建設高標準農田22萬畝,糧食種植面積211萬畝,產量70萬噸、增長3%?!爸袑庤坭健本C合產值150億元、品牌價值192億元,成功申報國家現代農業(枸杞)產業園。奶牛存欄13萬頭,增長27.5%。肉牛飼養量53萬頭,增長3.1%。服務業負重前行,推進文化旅游、大數據等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著力打造“沙漠大客廳”“星星的故鄉”,接待游客890萬人,實現旅游收入53億元。豐安屯景區成功創建自治區級旅游度假區。漠貝酒莊、黃羊古落創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迎水橋鎮、關橋村等4個鄉村獲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黃河文化體驗展示項目進入國家文化產業扶持項目庫?!包c亮”大漠星空·打造“星星的故鄉”文旅IP入選全國文化旅游領域改革創新優秀案例。大數據產業中心市建設邁出新步伐,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寧夏樞紐,建成運營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打通深圳—中衛直連網絡。新增標準機架1.2萬個,增長132.7%。實現營業收入42億元,增長62%。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6%。突出創新驅動發展,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自治區科技“小巨人”和農高企14家、科技創新平臺18個,增強了經濟發展新動能。
——城鄉品質不斷提升。共創共建全國文明城市。更大力度推進城市更新,實施海綿型市政道路、老舊排水管網改造、排水防澇、城市綠化等基礎設施項目54個,著力解決交通擁堵、城市內澇等問題。新改擴建市政道路22條52公里,建成新墩橋、文昌橋、利民橋,新老城區交通更暢通,群眾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適。更新供排水管道87公里,鋪設燃氣管網125公里。建成小微公園9個,新增城市綠化面積68.7萬平方米。香山湖濕地公園獲批“國家級濕地公園”。開工建設沙坡頭黃河大橋、黑山峽黃河大橋,中衛至蘭州高鐵即將通車。啟動鄉村全面振興示范市建設,以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為切入點,興產業、抓治理、夯基礎,培育重點小城鎮2個、高質量美麗宜居村莊7個。建設“四好農村路”194公里,建成抗震宜居農房2377戶,改造衛生廁所4264戶。建制村自來水、動力電、光纖網、標準化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沙坡頭區榮獲“中國鄉村振興十大示范縣市”。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434項中央和自治區改革任務全面落實?!傲鶛唷备母锶〉秒A段性進展,完成農業用水權確權。新增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確權2萬畝,農村產權抵押貸款7.2億元。開展排污權交易25筆23.5萬元。林權抵押登記1.9萬畝。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經驗全國推廣??v深推進“放管服”改革,101項審批事項“零材料”辦理,85項事項“一證(照)通辦”,162項高頻事項“跨?。ㄓ颍┩ㄞk”,新增市場主體1.1萬戶。國企三年改革行動、市轄區城市公交國有化改革全面完成。成功舉辦“云天大會”、大漠黃河國際文化旅游節、枸杞產業博覽會,“沙漠水城·杞鄉錳都·云天中衛”品牌影響力、知名度不斷提升。沙坡頭機場新開通4個航點、3個地區旅游包機業務。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公鐵水”多式聯運班列749列。進出口總額29.2億元,增長44%。天元錳業錳產業鏈多式聯運入選國家第四批示范工程創建項目。
——生態環境穩步改善。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中央、自治區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全面整改,中央第二輪生態環保督察反饋28個問題整改扎實推進,7項年度整改任務全面完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3%以上,比去年提高1.7個百分點。黃河過境段水質連續7年保持II類進II類出。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修復治理礦山340個、3.15萬畝。實施營造林44.7萬畝,完成自治區目標任務的131%。修復草原3.8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9.4萬畝、荒漠化土地34萬畝。中衛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預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和10%。民生支出153.6億元、占比達到80%以上。10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抓緊抓好抓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脫貧群眾收入增長15.8%。城鎮新增就業1.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萬人,分別完成自治區目標任務的110%和157.5%。嚴格落實“雙減”政策,學生課業負擔有效減輕。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21所,新增學位7380個,有效緩解“大班額”“大校額”“入園難”問題。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城市醫聯體、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現全覆蓋。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標準化村衛生室6個。中衛中學等4個集體榮獲全國紅十字模范單位。創新開展“千名文藝志愿者進基層”主題實踐活動,培育“大戰場農民合唱團”等基層文藝品牌。成功創建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新改建運動廣場、射擊館等場館(地)18個,建成健身場地42個。累計發放保障金6.6億元、臨時救助金6317萬元。改造老舊小區56個34萬平方米,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社會治理成效顯著。全面落實“1+6+1”市域社會治理政策措施,中寧縣基層治理創新模式入選全國典型案例。開展自建房、燃氣、?;返?5個領域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和諧良好局面持續鞏固。加大退役軍人工作力度,“雙擁”創建有序推進。深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集中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成效明顯。海原縣榮獲首批“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縱深推進禁毒和反詐人民戰爭,持續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刑事案件發案數下降21.3%,公眾安全感測評全區第一。沙坡頭區被命名為平安寧夏建設示范縣。
國家安全、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等工作全面加強,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文聯、工商聯、殘聯、伊協、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充分發揮,行政執法、調查統計、防震減災、慈善老齡、史志檔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學習、大討論、大宣傳、大實踐”活動,堅決落實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始終做到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提請市委研究重大事項97件。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決定3件,制定政府規章1件。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8件、政協委員提案119件,辦復率100%。深入實施“八五”普法?!皬妥h為民促和諧”專項行動獲司法部通報表揚。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自治區“八條禁令”,“三公”經費壓縮5%。發揚“嚴細深實勤儉廉+快”的工作作風,務實擔當、干凈干事的氛圍更加濃厚。
各位代表!大戰大考顯本色,越是艱險越向前。面對復雜多變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醫護人員、公安干警、社區工作者、志愿者、黨員干部職工聞令而動、沖鋒陷陣,科學精準、同心戰“疫”,與人民群眾團結一致,共同譜寫了與疫情作戰、與病毒賽跑的動人華章,繪就了團結才能勝利、奮斗才會成功的時代畫卷,偉大的抗疫精神在中衛大地得到生動實踐!面對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和交織疊加的風險挑戰,各縣(區)、各部門主動擔當、盡職盡責,苦干實干、攻堅克難,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打好穩保促“七大戰役”,抓產業穩經濟、抓投資保增長、擴內需促消費、補短板挖潛力,始終保持“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守住了民生保障和社會和諧穩定底線,高質量發展有了新進展,詮釋了新時代中衛力量、中衛擔當!
各位代表!今年我們遇到的困難挑戰前所未有、斗爭艱苦卓絕、成效好于預期。全市發展道路上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每一項進步、每一份收獲都浸透著汗水、凝聚著心血,都是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在于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堅強領導,在于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各族干部群眾拼搏奮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社會各界人士和老領導老干部,向駐衛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指戰員,向所有關心、支持、推動中衛發展的各位領導、企業家、同志們、朋友們,向幫助支持中衛疫情防控的自治區各廳(局)、兄弟市(縣),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行之愈篤,知之益明。一年來,我們始終用系統觀念謀劃發展,用科學辦法破解難題,用實干擔當推動落實,譜寫了守正創新、踔厲奮發的精彩華章。在推動中衛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最深刻的體會是:黨的領導是核心。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讓“總書記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不僅要做到、而且要做好”成為政府系統最鮮明的政治底色。高質量發展是主題。緊緊扭住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不放松,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推進供給質量、消費升級、投資結構變革,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人民至上是根本。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群眾路線,探索富民之路,尋求富民之策,與人民群眾風雨同舟、甘苦與共,盡心竭力解好“急難愁盼”題,用心用情辦好“煩心揪心”事,形成了心齊氣順、共謀發展的強大合力,凝聚了干群一心、逐夢前行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改革開放是關鍵。弘揚偉大的改革精神、保持開放胸襟,在行政審批、“六權”改革、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推陳出新。在建好開放平臺、暢通開放通道、營造開放環境上持續用力,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寬松務實的政策環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親商安商的人文環境。系統觀念是方法。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辯證統一,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圍繞加快“三區建設”、緊盯“四新任務”、實施“五大戰略”部署要求,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團結奮斗是保障。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進一步激發“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革命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奮斗精神、“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實干精神,牢固樹立“小市也能辦大事”的理念,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可能變成現實,把現實變成更好,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取發展的“上升指數”、群眾的“幸福指數”。
各位代表!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衛最基本的市情是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綜合實力弱,財政自給率低,市域經濟整體不強。最主要的矛盾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表現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夠平衡,新型城鎮化進程較慢,縣域經濟活力不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艱巨,鄉村振興任重道遠。最突出的短板是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還需持續用力,城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還需持續提升,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還需久久為功,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奮斗目標還需倍加努力。最根本的制約是創新能力不強、人才支撐不足、要素流通不暢,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任務依然繁重。同時,一些干部思想觀念、能力素質還不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雖經不懈努力,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與預期目標還有差距,對此,誠懇接受人民代表的批評。我們必須正視問題,不遮掩、不回避,敢于較真碰硬,在發現問題中直面矛盾,在解決問題中勇毅前進。只要我們奮發向上、敢闖敢干,就沒有攀不上的山,沒有干不成的事!
二、2023年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開局之年,是全面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部署的重要一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明年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當前,我市正處于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政策疊加的紅利釋放期、發展動能的加速轉換期、產業升級的轉型關鍵期、風險化解的重要窗口期。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我們要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用辯證的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準確把握中衛發展比較優勢、階段特征和短板瓶頸,順應大勢、發揮優勢,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中展現中衛擔當、作出中衛貢獻。
2023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扎實推進“五個示范市”建設,大力實施“七個戰略”,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向好,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中衛篇章。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和10%,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自治區下達目標之內。
確立7%左右經濟增長目標,符合中央和自治區精神,體現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展現了主動作為、奮發有為,彰顯了政治擔當、責任擔當。符合中衛實際,我市經濟總量小,但后發優勢強,唯有真抓實干,化優勢為勝勢,潛性增長就能變為顯性發展。唯有以快制快,才能做優存量、做大增量、做強變量。唯有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在推動共同富裕上邁出堅實步伐。符合人民期待,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力解決群眾“柴米油鹽”的煩惱、“衣食住行”的需求、“酸甜苦辣”的傾訴,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實現上述目標,無論困難挑戰有多大,我們都要堅決貫徹市委決策部署,保持再出發的心態、沖鋒者的姿態、加油干的狀態,大抓發展、抓大發展、抓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打造新的增長極。
(一)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轉型,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堅持產業興市不動搖,圍繞“六新六特六優”產業調結構促升級、穩鏈條強集群、補短板固優勢,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
提速壯大新型工業。持續推進工業倍增行動,做大產業規模、做高產業能級、做強產業競爭力,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圍繞新型材料、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現代化工等“六新”產業,深入開展延鏈補鏈強鏈壯鏈,加快建設晨光30萬噸硅基及氣溶膠等41個新型工業項目。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350億元。全力推進“綠電園區”試點建設,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1200萬千瓦。開展“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建成工業互聯網平臺2個,高新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分別達到20%和15%。持續推進“四大改造”,實施利安隆自動化改造等重點技改項目15個,技改投資增長15%以上。開展企業梯次培育行動,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支持衛寧工業園區、海興開發區聯動發展,打造千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推動鎮羅、常樂、宣和工業集中區規范發展。大力實施園區基礎設施升級工程,加快推進智慧園區監管平臺等21個項目,實現產業耦合、基礎配套協同、交通物流融合,打造園區建設“升級版”。
提質發展特色農業。持續推進農業倍增行動,大力發展枸杞、牛奶、肉牛(羊)、果蔬等“六特”產業,特色農業產值比重達到90%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加快建設中寧國家現代農業(枸杞)產業園,新種植枸杞1萬畝,建成千畝標準化種植基地6個,創建自治區千畝綠色豐產示范基地10個,枸杞深加工轉化率達到35%。加快“一地六區”奶牛產業基地建設,推行肉牛養殖“出戶入園”新模式,建成萬頭奶牛、肉牛養殖場3個,奶牛存欄達到16萬頭、肉牛飼養量達到56萬頭。建設優質蘋果基地1萬畝,新增蔬菜基地2萬畝。每個縣(區)建設大型糧油加工廠2家、標準化屠宰場1個、農業特色倉儲物流基地3個,培育自治區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家庭農場30家,形成集研發、種植、加工、營銷、生態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全產業鏈,把“枸杞之鄉”“馬鈴薯之鄉”品牌擦得更靚。
提質增效現代服務業。持續推進服務業提質增效行動,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增容擴量、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升級、新興服務業發展壯大,規模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高標準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市,支持中寧縣、海原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實施沙漠主題度假中心等28個旅游項目,辦好大漠黃河國際文化旅游節系列節事活動,力爭游客人數、旅游收入均增長20%以上。深入實施消費擴容提質工程,改造城市商圈5個,打造特色街區3條,引進品牌首店10家以上。加快貫通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和寄遞物流配送體系,建成便民市場8個、鄉鎮商貿中心20個、鄉鎮寄遞物流示范站20個以上,培育A級以上物流企業3家,社會物流總額增長10%。建設電商直播基地,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建成電商興農超市30個,網絡零售額增長10%以上。
提升數字信息產業水平。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建設“雙節點”城市、“三大基地”為牽引,著力推進大數據產業中心市建設。積極爭創綠色數據中心集群示范,建成中國聯通二期等數據中心10個,標準機架達到10萬個。支持建設閩寧云、蘇寧云等跨區域云平臺,引進互聯網、云計算等企業20家,加快算力調度和大數據匯集,數字信息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高標準運營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爭取國家增值電信業務開放試點。新增5G基站900座,實現千兆光網全覆蓋。規劃建設數字經濟生態示范園。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深化智慧政務、數字化平安中衛、智慧醫療建設。辦好云天大會,持續提升云天中衛城市品牌。
(二)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塑造高質量發展優勢。堅持創新驅動不懈怠,深入推進創新強市、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中衛落地落細。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鞏固提升學前教育“5080”成果,新建公辦幼兒園4所、增加學位1500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穩定在85%以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中衛十四小、海興開發區二中等14個項目,深入推進“互聯網+教育”建設,實施衛銀教育合作“三項行動”。堅持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有序有力落實高中新課程改革。建設職業技術學校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創建“一校三區”辦學模式,申辦中衛云天職業技術學院。支持寧夏大學中衛校區辦好特色專業。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持續實施教師梯隊攀升計劃,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實施創新強市戰略。以實施科技創新“四大工程”為抓手,持續推進科技雙倍增行動,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增長20%。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專精特新”企業5家、自治區創新型示范企業2家、科技“小巨人”和農高企8家。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聚焦云計算大數據、新型材料、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重點產業,加強科技攻關,實施科技項目60個。推進東西部科技合作,落實企業科技創新后補助政策,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爭取建設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培育科技創新平臺20個。
強化人才引領驅動。實施人才“四大工程”,開展“智創衛(未)來”人才培養計劃,推動高層次人才“師帶徒”培養模式,開展訂單式培養、套餐式培訓,培養技術技能人才1000名以上。加強創新、產業技能、企業領軍人才三支隊伍建設,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100名以上,培育創新創業團隊5個。健全以創新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評價體系,重“賦權”、激“活力”、破“四唯”,打造“中(忠)愛人才、衛(未)來可期”人才品牌,營造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發展環境,讓更多“千里馬”來衛發展、在衛成長、為衛貢獻。
(三)堅定不移改善生態環境,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堅持“兩山”理念,深入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決落實中央第二輪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高質量完成11項年度整改任務。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抓好生態保護修復。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嚴格落實“三區三線”。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加快建設香山寺、西華山國家草原自然公園。深入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完成非確權壓砂地生態修復12萬畝,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3個,開展沙坡頭區陳水礦區、中寧縣喊叫水礦區等11個廢棄礦山修復治理,創建綠色礦山6個,治理生態2.8萬畝、水土流失170平方公里。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快實施寧夏南部生態保護和修復、“螞蟻森林”造林項目,完成國土綠化17.6萬畝。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嚴格“三線一單”管控,調整優化產業、能源、土地和交通運輸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18%以上。實施“碳達峰八大行動”,完善能耗“雙控”激勵約束機制,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能耗雙控、建設用地強度等指標完成自治區下達任務。推廣應用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重點行業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20%,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0%。實施綠色交通一體化項目建設,更新新能源公交車50輛,建成充電樁200個以上。倡導綠色生活新風,推動綠色機關、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等“綠色細胞”建設,引導綠色消費、綠色出行。
加強黃河保護治理。協同抓好黃河大保護大治理,提升黃河中衛段治理標準,改造堤防6.6公里。積極推進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健全河湖“清四亂”長效機制,保障母親河健康安瀾。推進清水河河道治理等6個項目,完成4座病險水庫加固、4條山洪溝道治理,實施“互聯網+城鄉供水”工程。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原則,開展深度節水行動,推動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單位GDP用水量下降9.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35%。爭創自治區節水型社會示范市。
推進環境污染治理。持續強化“四塵”同治、“五水”共治、“六廢”聯治,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噪聲污染協同治理。建設寧鋼超低排放改造等5個項目,完成熱源清潔化改造751萬平方米。實施飲用水水源保護、工業廢水治理、入黃排水溝整治工程,加強地下水超采治理和污染防治,黃河中衛段水質穩定Ⅱ類進Ⅱ類出。強化建設用地準入管理,深入推進農業面源、涉重金屬企業等污染治理,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6%,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100%。
(四)堅定不移落實“兩大任務”,做強高質量發展支撐。堅持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提速推進建項目,主動作為引項目,科學謀劃爭項目,以“兩大任務”帶動項目投資高質量增長,引領產業規模結構高水平提升。
加大項目建設力度。以“六個一百”重大項目為抓手,計劃安排重點項目513個,概算投資1800億元,年度完成投資350億元以上。實施中國廣電數據中心等210個重大產業項目,城市集中供熱節能降碳等210個基礎設施項目,中寧縣第十二小學等60個社會民生項目,第四污水處理廠擴建等33個生態環保項目。重點項目上半年時序進度達到50%以上、三季度達到85%以上、四季度達到100%。優化調整投資結構,產業類項目投資占總投資的60%以上。深入開展“擴大有效投資鞏固提升年”和“冬比儲備、春比開工、夏比進度、秋比成果、全年比質效”的“五比”活動,開辟綠色通道,推行并聯審批,提升項目開工率、資金到位率、竣工投產率,以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高質量項目推動中衛高質量發展。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千山萬水、千言萬語、千辛萬苦、千方百計的“四千”精神,聚焦大數據、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產業,深化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全民招商、產業鏈招商,引進產業鏈鏈主2家以上,投資超十億元項目不低于10個,各園區落地“延鏈補鏈強鏈壯鏈”項目5個以上。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合作,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和模式,實施“國際知名企業入衛”“央企入衛”計劃,全年招商引資項目200個以上、到位資金400億元以上。
加大上爭政策資金力度。以跳起來摘桃子的勇氣,從國家所給、自治區所有、中衛所能的結合上找準契合點,吃透中央和自治區政策導向、產業導向、投資導向,搶抓政策機遇、聚焦關鍵領域,做實做優做準市縣(區)兩級項目庫,謀準謀實謀好一批現代化產業升級型、網絡型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生態文明、能源革命等領域項目,力爭2023年再謀劃預備開工項目和前期重點項目100個,形成覆蓋全面、結構合理、梯次分明、質量優良的項目儲備庫。加強與國家部委對接,主動與自治區廳局銜接,千方百計爭政策、爭項目、爭資金、爭示范,形成一批能進入國家和自治區大盤子、能實實在在抓在手上的大項目好項目,年內爭取資金220億元以上。
(五)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堅持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維,以改革增動力、以開放添活力、以環境強引力,以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激活中衛經濟“一池春水”。
更大力度推進改革。深入開展改革賦能行動,全面銜接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改革任務。扎實推進“六權”改革,力爭用水權入市交易、建設用地使用權二級市場交易、排污權交易、山林地“三權分置”改革任務取得重要成果,穩妥推進初始用能權確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探索開展冶金、化工等行業碳排放權交易。推行園區“管委會+公司”機制,推廣“1232”“零跑腿”模式,將更多高頻行政審批事項下放園區企業服務站,實現園區事園內辦、企業事園區辦。鞏固拓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沙坡頭區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海原縣國家級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試點改革,落實沙坡頭區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深化財稅改革,優化市本級與沙坡頭區權責關系。持續深化財稅金融、綜合執法、醫療保障、統計等領域改革。
更高水平擴大開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強化與川渝、陜甘蒙青區域協作,實施鐵路物流暢通、航空物流提質、保稅物流平臺建設“三大工程”。拓展航空客貨運市場,引進發展“通航+旅游”業務。力促寧鋼集團中衛熱電鐵路專用線、華夏特鋼鐵路專用線建成投運,推進沙坡頭機場二期、天元錳業5000萬噸保稅倉等26個項目建設,爭取銀川—中衛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示范項目。深化與烏力吉、霍爾果斯等口岸合作,常態化開行國際班列、疆煤入衛班列。進出口總額增長20%以上。
更實舉措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迭代升級,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實現“一證準營”。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應用,加快“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加大“跨省通辦”“零跑路”代辦服務,實現更多事項“免證辦”“零材料辦”“最多跑一次”。弘揚企業家精神,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等紓困解難政策措施,促進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六)堅定不移加快城鄉融合,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堅持產城融合、城鄉互動、協調共生,一體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打造顏值更高、功能更優、設施更全、環境更美的新型城鎮。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鄉村“五大振興”,加快建設鄉村全面振興示范市。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建設高標準農田18萬畝,發展高效節水農業11萬畝,糧食面積穩定在210萬畝、產量達到70萬噸以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常態化開展“四查四補”,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脫貧群眾穩定增收長效機制。全力支持海原縣打造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示范縣。深化拓展閩寧協作、央企定點幫扶、社會幫扶,加大生態移民后續扶持力度,突出解決好產業、就業和社會融入三件事,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扎實穩妥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統籌實施“十大工程”,加快建設沙坡頭區、中寧縣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縣項目,建設美麗宜居村莊6個、特色傳統村落2個,改造農村戶廁3000座,新改建農村公路120公里,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繪就塞上“富春山居圖”。
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持續推進城市更新三年行動,增強城市功能,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統籌新區老城、地上地下,新改建迎湖路、中溝路等城市道路9條28.8公里,建設城區排水防澇主管網22公里,實施城市生命線普查改造工程,改造“四類管線”130公里。推進城市“疏堵提暢”“市容靚化”“物業提標”工程,加固改造中衛黃河大橋。建設市區智慧停車云平臺。改造提升小微公園8個,新增城市綠地49萬平方米。下足“繡花功夫”,做實精細管理,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讓城市舒適度更高、煙火氣更足、生活味更濃。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科學規劃城鎮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和功能定位,支持沙坡頭區建設產業轉型示范區、中寧縣建設“杞鄉錳都”、海原縣建設綠色生態特色縣,打造重點小城鎮2個、特色小鎮2個,實現特色化、差異化、融合化發展。加快實施產業配套、市政公用、公共服務、環境基礎設施工程,增強縣域綜合服務和承載能力。統籌城鄉、山川協調發展,推動城鄉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一體化,構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網、市政網、信息網、服務網,促進縣鄉村功能互補、產業互融、發展互促。
(七)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實施共同富裕戰略,深入實施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質量、健康水平、文明素養、城鄉面貌“六大提升行動”。安排28.3億元,辦好10件民生實事,兜牢民生底線,打造人民生活福地。
著力促進就業創業。推進創業服務提升工程,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城鎮特困家庭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購買公益性崗位1300個,城鎮新增就業1.2萬人以上、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就業20萬人。培育勞務中介組織10家,培養勞務經紀人300名,鄉村覆蓋率達到50%以上。推動創業帶動就業,支持和規范電商從業者、快遞小哥等新就業形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8000人次,發放創業貸款4億元。實施“擴中提低”行動,完善工資合理增長、支付保障和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提升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穩住轉移性收入,增加財產性、經營性收入,讓人民群眾享有更殷實的生活。
織密兜牢民生保障網。鞏固拓展全民參保計劃成果,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實施困難老人居家適老化改造,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能力,建成海原縣中心敬老院養護樓。更加關注“一老一小”群體。全力保障低保、特困、優撫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加強婦女兒童、未成年人關心關愛和權益保護。統籌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和煤電油氣運保障供應,全面抓好“米袋子”“菜籃子”。實施棚戶區安置房辦證惠民工程,分期分批為市區28個小區2.17萬套居民住房辦理不動產權證。改造老舊小區2339戶、棚戶區1120套,保障好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公租房住房需求,實現應保盡保。
推進健康中衛建設。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實施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建成城市醫療集團“五大管理中心”,實體化運行縣域醫共體。深入推進分級診療,實現基層診療量達到50%以上,縣域內住院量達到75%以上、就診率達到90%以上。加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完善區市縣鄉村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遷建沙坡頭區人民醫院,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提升市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強化縣(區)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落實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創建五類“健康細胞”85個。堅決落實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條優化措施、“新十條”要求,持續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抓好重點人群、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風險防控。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實施三類重點人群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持續加強醫療救助能力建設,保障社會正常運轉和基本醫療服務,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繁榮城鄉文化事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大力實施文明素養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深化實施以“守護黃河根脈”為主題的傳承黃河文化基因、延續中華歷史文脈推進工程。推進文化惠民工程,開展送戲下鄉、文化演出等活動800場次以上,提升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服務功能。加強大麥地巖畫、高廟等文化遺產保護,推進長城、長征、黃河文化公園建設。扶持文化企業發展,培育發展新型文化業態。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體育公園1個、多功能運動場3個。簡約、高質辦好自治區第十六屆運動會。
(八)堅定不移創新社會治理,強化高質量發展保障。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筑牢防線,守住底線,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以“瞪大眼睛”的警覺防風險、保安全,鞏固政通人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5585”創建模式為牽引,全面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市建設。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依法加強宗教事務治理,深入推進“五進”宗教場所,不斷鞏固“合坊并寺、團結開寺”和“三化”治理成果。依法管理宗教場所、宗教活動、宗教教職人員、互聯網宗教事務,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引導宗教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的大好局面。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深化網上信訪制度改革。持續推行“人民調解+仲裁+信訪”“警格+網格”社會治理新模式,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健全完善大安全大應急機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強化煤礦、危險化學品、城市燃氣、道路交通、城鄉自建房等領域安全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提升應急救援實戰能力,抓好防汛抗旱、搶險救災等工作。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好國防動員、退役軍人、人民防空工作。堅決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鞏固“食品藥品安全區”創建成果,讓群眾吃得更放心、用藥更安全。
堅決防范化解風險。加快實施“八個一批”化債方案,穩妥化解債務存量,堅決遏制債務增量,確保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壓實地方屬地、金融監管、企業自救責任,有效化解部分金融機構經營風險,妥善處置企業債務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持續開展非法集資、網絡借貸等非法金融問題專項整治,著力營造安全健康的金融生態。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實施公積金貸款“一人購房全家幫”等惠民政策,促進房地產健康平穩發展。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全市政府系統將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牢記“三個務必”,始終堅守為民執政、為民用權、為民謀利的清醒堅定,恪盡政府之責、提升政府之效、彰顯政府之能,創新創新再創新,落實落實再落實、實干實干再實干,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絕對忠誠擔當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力抓實大學習把穩思想之舵、抓好大討論厚植信心之基、抓深大宣傳凝聚團結之力、抓緊大實踐彰顯實干之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做到市委有部署、政府見行動、落實有成效。
堅守法治依法干。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法治之“重”,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帶頭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凸顯法治之“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堅決落實好人大決議和政協協商民主計劃。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夯實法治之“基”,深入推進政務公開,以公開促落實強監管。廣大公職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身體力行、以上率下,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風。
勇毅前行務實干。時刻牢記人民政府為人民,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真心實意為群眾謀發展、辦實事、解難題。大力發揚“嚴細深實勤儉廉+快”的工作作風,開展政府系統“作風提升年”活動,健全領導包抓、專班推進、暗訪調研、跟蹤督辦機制,推行集中辦公、現場辦公、部門聯動一線工作法,實現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落實化。加強思想淬煉、理論訓練、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增強機遇捕捉、項目謀劃、政策把握、市場談判、攻關致勝、工作制勝“六個能力”,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防范化解風險“三種本領”,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團結奮斗扎實干。力量生于團結,事業成于奮斗。堅持團結一心、凝聚合力,相互補臺、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實現1+1>2的效果。堅持團結奮斗、實干苦干,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拼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盡職盡責抓落實,千方百計穩經濟,團結奮斗開新局。堅持發揚斗爭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增強志氣、骨氣、底氣,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廉潔從政干凈干。進一步增強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政治定力,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格執行自治區“八條禁令”,持續深化糾治“四風”。樹牢“過緊日子”思想,嚴格預算績效管理,把有限的財力投在促進發展的關鍵處、用在增進福祉的緊要處、花在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強化財政、審計、統計監督,有效防范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重要崗位廉政風險。自覺遵守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帶頭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切實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
各位代表!領袖指引航向,實干成就夢想。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牢記領袖囑托,擔當使命任務,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中衛篇章而團結奮斗!
相關解讀: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